實(shí)力女陶手王月玲《供春》套組
這是紫砂發(fā)展史上
開始有記載的第一件作品
說它是紫砂“鼻祖”亦不為過
當(dāng)日供春仿照金沙寺旁銀杏樹癭而作此壺
壺表之斑駁褶皺肌理畢顯華章
終流傳千古為今人所愛
壺身嶙峋遒勁已極
仿佛直接用千年老松樹皮所制
紋理繚繞、疤結(jié)橫陳
裂痕驚目、凹凸不平
似飽受風(fēng)雨侵蝕而猶矗立
百折而不屈服矣
然于蒼古之中
又有靈芝從樹中蓬勃而出
玲瓏鮮活為壺鈕
在盎然古味中增添一縷生機(jī)
返璞歸真意田園
對(duì)于大自然的向往
是很多現(xiàn)代人揮之不去的渴望
暫以供春茶桌為伴
長歌吟松風(fēng)
陶然共忘機(jī)
此款《供春》一壺四杯
皆采用抽象、夸張的手法
將大自然中的樹皮、枝干予以提煉
用鬼斧神工的捏塑技巧
將自然素材自然轉(zhuǎn)化為藝術(shù)品
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正得花塑器之精髓
作者以原礦朱泥為原料
色艷而韻高
在工藝上卻使難度大大增加
朱泥泥坯疏松不易操作
泥性重很難成型
收縮率大、成品率低
用它來制作花塑器
對(duì)壺藝師來說是很大的挑戰(zhàn)
王月玲老師全手工制壺技藝高超
朱泥供春壺經(jīng)她摶砂
古而不拙、樸而不俗
形神韻兼?zhèn)?/span>
可觀、可玩、可飲、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