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元康《德鐘》
查元康
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
江蘇省陶瓷藝術名人
宜興紫砂陶刻書畫名家
宜興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宜興市紫砂專家人才庫成員
查元康1955年生于宜興張渚鎮,筆名半池、石溪、印人,曾用齋號三和堂、石醒刀醉齋、晉磚齋,現用齋號紫玉山房。
幼時受鄉賢劉鴻川先生發蒙,西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國畫專業研究生畢業。1986年拜著名書畫篆刻家、中國篆刻研究院院長、西泠印社副社長韓天衡先生為師;陶刻師從著名陶刻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毛國強先生;中國畫師從南京師范大學教授、著名畫家陸越子先生。
1986年起連任宜興市第八、九、十屆政協委員,1996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2000年創辦查元康書畫陶藝工作室,專業從事書畫陶藝的設計與創作,在國家級書法篆刻陶藝比賽中獲獎30余次。
2008年被選為“中國紫砂”續集“紫泥春華”紫砂藝術專題片專題介紹作者;2009年11月《國粹壺》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十七次非正式會議上作為國禮贈送新加坡總統塞拉潘?納丹;作品被各類國家級、省級博物館收藏,書畫、篆刻、論文發諸于各類報刊雜志。
查元康的陶藝創作,將他精通的書法、繪畫和篆刻藝術,以及他的藝術思想和審美觀都融入其中。因壺施畫、因壺施書、因壺施印、因壺施語,他的作品不僅表現出書法繪畫的詩情畫意,折射出古樸淡雅的氣韻,更表達出篆刻特有的金石氣息,無匠俗之氣而極具個性。
德鐘
鐘者,樂器也
禮樂為用,頌之以德
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質真若渝
器喻大方無隅,善始且善成
尊道貴德,是以頌德
壺身德清儉素而蘊君子氣度
周正之中隱一絲圓潤
達到喻方圓、剛柔濟的境界
金石與紫砂相契,意味高古、散淡
作者心中有畫,落刀成天趣
不事雕琢,自有灑脫
“竹蔭品茗聽蟬唱,清池靜坐看魚游”
文人尚清雅的品味與心性
使人身處喧囂浮華亦能憂樂兩忘
明心沉壺,清心滌茶,氣度悠然于襟